散文随笔

《三滴血》戏词小考

2018-10-23,巨石

范紫东先生代表作《三滴血》久演不衰,百看不厌。第七场《结盟》中一段是众多初学者入门唱段。该唱段是苦音二六板路,唱词上口,唱腔顺溜,接近流行歌曲风格,很受年轻戏迷欢迎。

祖籍陕西韩城县

杏花村中有家园

姐弟姻缘生了变

堂上滴血蒙屈冤

姐入牢笼她又逃窜

大料她逃难到此间

为寻亲哪顾得路途遥远,

登山涉水到蒲关。

最后一句有人唱成“登山涉水到潼关”,之所以唱成潼关,是不了解剧情之中的蒲关。

《三滴血》电影版本,只出现了一次“蒲关”,理解有误是在所难免。笔者曾经以为蒲关是指山西蒲县的黑龙关。偶然机会,看到范老先生易俗社版《三滴血》剧本后,研究发现蒲关是蒲津关的简称,是山西通往陕西的必经关隘,在今陕西大荔县和山西永济市之间。并非山西蒲县黑龙关,更非陕西潼关。

范老的原版《三滴血》与电影版本不同:《结盟》是第十一回,在《结盟》中三次提到蒲关,一次提到蒲州。李遇春唱词中第一次提到蒲关,电影版本没有。

生离死别各分散

姐弟夫妻不团圆

闻声那夜便逃窜

只落得过河出蒲关

“过河出蒲关”说明李遇春过黄河要去山西。接下来在道白中说:“心想过河寻找,来此已是蒲州。”说明已经过了蒲关。蒲州就是今山西永济市。足以说明蒲关就是指山陕黄河之间著名的蒲津关。《辞源》(旧版)对蒲津关的解释,有简称“蒲关”一说,并没有为“蒲关”设立词条。其解释为:一名临晋关,亦曰河关。在山西芮城县南,跨陕西境,位于黄河西岸,地处山河要隘,为兵家必争之地。汉末曹操征马超韩遂,夜渡蒲津关,即此。参阅《元和郡县志》十二《河中府河东县》。

第二次提到蒲关,周天佑唱词,电影版本没有。

莫非是我的父由山过陕

我只得犯星夜来到蒲关

风尘中失骨肉有谁怜念

一路上不住的仰面呼天

猛然见一少年坐在当面

他和我好一似同气相连

“由山过陕”“来到蒲关”说明周天佑与李遇春在蒲津关山西边关巧遇。

第三次提到“蒲关”,李遇春唱词,范老先生原本是一一

家在陕西韩城县

杏花村中有家园

姐弟原来非亲眷

我的母命我成姻缘

北村富家有老阮

他言说乱伦去告官

大老爷堂上滴血验

鸳鸯分散各一天

因此渡河寻亲眷

最后一句虽然说没有明确“蒲关”二字,“渡河寻亲眷”却进一步证明了蒲关就是蒲津关。电影版本把最后一句改成“登山涉水到蒲关”。

《三滴血》现代版本是由赵伯平先生执笔改编的。曾受到周恩来总理的好评。比范老原版本唱词上口顺溜,但也删减了不少内容,突然冒出一个“蒲关”,让许多人不知其所在。

据史料记载,早在战国时魏国在山陕之间设蒲津关。公元前205年,汉高祖刘邦曾由蒲津关进入河南沁阳,击虏了殷王司马昂。隋末,李渊父子能顺利引兵自太原而下,是由于蒲津关守将不战而降。历代官府在蒲关设有驿站,足见其地理位置重要。

关中因有四大关而称关中:东潼关,西散关,南武关,北萧关。蒲津关已经被世人遗忘!古代蒲津关是山西乃至华北、东北通往长安的重要关口,蒲津关是关中第五关口。在历史上人来车往信息量据五关之首,无论秦晋之好还是秦魏之交,必须经过蒲津关。蒲关虽然在大荔县境内,却距离蒲城县很近,蒲城因蒲州和蒲津关而得名,是蒲关通往长安的重镇。蒲津关的“津”很大程度上,说的是蒲州与蒲城的旱码头,黄河上的水码头次之。可见蒲关的历史作用非同其他四关能比。蒲关之所以人流量大,关隘更容易通过。武关、大散关和萧关长达百十余里,且处在崇山峻岭之间,翻越十分艰难,而潼关更因奇险少有翻越者,宁愿南去武关入关中,舍近求远,而不愿去潼关冒险!解放后,大搞建设,陇海铁路开通,潼关才得以畅通。

>>更多相关文章<<

精品文章推荐

评论